其实对凉粉并不如对凉皮凉面那么热爱,但一来凉粉要容易做得多,二来热量少得多,虽然同是一大碗,凉粉充其量不过一小把淀粉而已。凉皮其次,也是水撑着,凉面却是大把白花花的胖面条,可以充饥,不可以减肥。
在贵州吃的都是豌豆凉粉,比起北方的绿豆凉粉,看着更加晶莹剔透,口感也要脆一些,大概水分也更多一些。北方的绿豆凉粉经常是浅绿色的,想是连皮磨的绿豆面,颜色还在吧,要么就是画蛇添足地加了色素也未可知。到美国来买韩国店的绿豆淀粉,白得耀眼,做成了凉粉也是白白素素的,没什么性格。
贵州的凉粉小摊公园里最常见。米粉小摊在贵州最普遍,但是需要煮,而公园里是不准生煤炉子的,所以一般都是凉粉凉面米豆腐。平时吃凉粉,就得一家一家问米粉摊有没有凉粉卖了,要不就等推着车的流动小摊叫卖:“豌豆凉粉米豆腐---”。贵州凉粉买回来都是加好佐料直接就可以吃的,买的时候就站在旁边看人家做。一大块盆形的凉粉,一把带眼的小刮刀,几下子就成了一碗凉粉条,然后他把一溜儿“钵钵”盖儿打开(平底没把儿的搪瓷盆子,有个平平没有钮儿的盖,大的小的什么容积都有,但形状都一般无二-他们的凉粉米豆腐都是从这些“钵钵”里扣出来的,所以都是一个样子,就是大小不同罢了),每个钵钵里是一样作料,都有一把小勺,手势翻飞,眨眼间作料一勺一勺地抛进碗里,红的炸花生,绿的香葱花,粉的酸萝卜,酱油,醋,味精,还有大勺大勺我说起来就流口水的红油辣椒,料不算多,但味道十足,爽脆解暑。凉粉水分多,吃一碗实在只够塞牙缝,但为了平息那条馋虫,这牙缝该塞还是要塞的。
相比之下,北方的凉粉要失色很多。但自由充分给你,就是,买回家自己拌去。凉粉一般有三种:一种用非常薄的塑料袋装着,浅绿,圆柱形,打开来是卷成一卷的,切的时候切截面就成条;另外一种也是刮的,但那个坯子比贵州的可要粗豪得多,几乎象是从洗澡盆里扣出来的;最后就是叫“拨鱼儿”的那种,大头小尾巴,据说是用大眼儿笊篱里掉出来的。北方拌凉粉常常用黄瓜丝,这点儿南方比不上,北方那种刺黄瓜脆脆生生,略带一丝甜味,大概气候和土壤原因,南方种不出来。不过话说回来,西南那种香葱,北方也种不出来。我也见过北方卖过所谓香葱的东西,不过是大葱小时候罢了。北方吃不了辣椒,提味用的是芝麻酱加大蒜。
我在私房小菜默默蹲点蹲了几年,凉粉就是这么学出来的。开始还错买了绿豆粉,熬啊熬,熬成一锅糊涂,左看右看也不象凉粉,通通倒了。后来悉心研究杂货店货架,终于找到绿豆淀粉,才发现原来是那么容易。做法实在简单,就是烧一点水 - 想做多少凉粉就烧多少水 ,烧水的同时把绿豆淀粉加水化开,很多人是用比例的,我懒,一向自己估计。另外,如果觉得锅里水少就在化淀粉的时候多加点水就行了,反之亦然。这个做几次比例就熟悉了,用不着精确,结果不过是软硬之别。水开了把淀粉水倒进去不停地搅个半分钟,看着淀粉不再发白而是变透明就可以离火了。有人说一开始就要放淀粉,实在没必要,费力气不说,还容易糊锅。
不同的处理方法是在这时候开始的。最懒的办法是把做好了的淀粉糊搁在一边不管,或者进冰箱加速凝固,凝固之后往上面浇点水,围着锅边轻轻按按揉揉,就能整个扣出来了,锅还容易洗,就是切起来麻烦。但如果想现做现吃,时间是不够的。要节省时间,可以把淀粉糊分别倒进几个平底大盘子,晃匀,进冰箱,这样十几分钟就可以拿出来了,而且出来就成片,切丝容易。另一个办法就是做拨鱼儿,准备一盆冰水,一把笊篱(或者其他有眼儿的工具),让糊糊经过笊篱滴进水里成形。我最近试的是挤糊成条的办法,就是等淀粉糊稍微凉一点的时候,倒进一个塑料袋里,然后把塑料袋一角剪掉,挤到冰水里。这样可以成很长的条呢,缺点是仍然太烫,而且塑料遇热变软,心里老不踏实。
我的口味偏西南,越重越好,常用的作料是:葱,老干妈等买来的或者自己作的辣椒有什么放什么多多益善,花椒油,酱油,醋,糖,鸡精,炸花生或炸黄豆,榨菜丁,白胡椒,反正差不多所有瓶子都开一遍。另外是北方办法:芝麻酱,蒜泥,糖,盐,酱油,醋,芥末油。
凉粉最好不要放在冰箱里时间太长,会失去韧性。如果已经放过了,想要恢复,可以先切成条或块,烧开水之后进去加热一下,变透明了赶紧捞出来,时间长就化了。再或者,切成块,炒。我喜欢的,蒜切大片,青辣椒随便,热油爆炒,最后加入凉粉,翻炒,酱油醋盐糖,勾欠出锅。
ps: 想起来,好像是叫漏鱼儿,拨鱼儿是面做的,但好像漏鱼儿也有面做的,糊涂,反正知道是啥就够了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